出自《道德经》的成语
41.绝圣弃智
弃绝聪明才智,返归天真纯朴。这是古代老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。”
42.绝仁弃义
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,回复到人的本性。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,绝仁弃义,民复孝德。”
43.相差无几
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44.相去几何
去:距离;几何:多少。彼此之间相关多远呢?表示差别不大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45.狂风骤雨
释义原形容大风大雨。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
46.目迷五色
形容颜色既多又杂,因而看不清。比喻事物措综复杂,不易分辨清楚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十二章:“五色令人目盲。”
47.被褐怀玉
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。比喻虽是贫寒出身,但有真才实学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七十章:“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,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”
48.老死不相往来
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八十章: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
49.不得已而为之
没有办法,只能这样做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一章:“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”
50.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
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,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三章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