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《道德经》的成语
61.不可名状
名:用言语说出;状:描绘,形容。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十四章:“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,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。”
62.多藏厚亡
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,引起众人的怨恨,最后会损失更大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四十四章:“是故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”
63.去泰去甚
泰与甚:均为过分。适可而止,不可过分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九章:“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”
64.如登春台
春台:旅游观光的地方,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章:“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台。”
65.疏而不漏
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三章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66.鸡犬相闻
指邻里近距离相处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八十章: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
67.进道若退
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
68.天道无亲
亲:亲近。公正,不偏不倚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九章: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”
69.无为自化
指无为而治,民众便可自我教化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七章:“我无为,而民自化。”
70.言者不知
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。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五十六章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
评论